非政府組織中國勞工觀察報告稱,這兩家巨頭為了生產最新系列的 iPhone,違反了中國勞動法。這種現象並不新鮮。
蘋果和富士康在展示新產品的活動前一天,中國鄭州的工廠因工作條件和臨時工比例而被選中iPhone。非政府組織 CWL(中國勞工觀察)提出了其實地調查的結論,損害了兩家製造商的聲譽。該組織特別強調了 50% 的臨時勞動力的存在,而中國法律只允許 10%。其他違法行為也被注意到,包括在生產高峰期間拒絕辭職、實習生加班(儘管被禁止)、員工每月加班時間上限為 36 小時、最多 100 小時;此外,工廠沒有報告工作場所事故,也沒有發放某些承諾的獎金。
蘋果迅速回應
為了不被玷污,在重大活動的前一天,蘋果公司啟動了內部調查,確認“臨時工的比例超出了我們的標準”,同時希望通過確認公司與富士康攜手合作來安撫人心。 。富士康也證實有配額違規行為。蘋果以推動其製造合作夥伴改善員工工作條件而聞名,違反合約將受到處罰。為了他最後的年報在供應鏈方面,蘋果寫道,它已對其合作夥伴員工進行了 44,000 次訪談,以確保他們能夠表達自己的擔憂並接受全面培訓。
2018 年已知問題
非政府組織中國勞工觀察成立於2000年,旨在調查大型跨國企業合作夥伴的鞋類、玩具和電子設備製造商。 2018年,該組織已經譴責了中國網站55%的臨時工比例過高的情況。 8月份,CWL有50%的員工,其中包括許多實習生。隨著學年開始,這個數字現在將接近 30%——這仍然是違法的。季節性員工不能像全職員工一樣享有帶薪病假、有薪假期和保險。 Apple 的目標是每年生產 12,000 部 iPhone轉移在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