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手機發出的電波仍然是人們質疑的話題。今天的一項研究表明,後者不會對使用者的健康造成危險。
自從第一部手機出現以來,甚至在智慧型手機普及之前,它們就一直受到有關所發出的電波危險性的質疑。隨著我們的手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互聯,這些擔憂更加存在,並且偶爾會引起爭論。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美國國家毒理學計畫的布赫博士在大鼠和小鼠身上進行了一項實驗——動物保護組織對此只能表示讚賞。對於研究人員來說,腫瘤與 2G 和 3G 波之間沒有明顯的關聯。
腫瘤和電話波之間沒有明顯的聯繫
2018 年 2 月 2 日星期五發布的結果顯示 2G、3G 電波與腫瘤之間缺乏明顯的關聯。這項研究由美國國家毒理學計畫的 Bucher 博士進行,將雄性和雌性大鼠和小鼠暴露在長期和短期內不同強度的數次電波中。一項歷時兩年、對 3000 隻動物進行的實驗使得發現腫瘤和電話電波之間的微弱相關性成為可能。請注意,在這段時間裡,大鼠和小鼠遭受了強烈的暴露,每天幾乎九個小時,遠遠超出了人類的承受能力。
男性暴露較多
雄性大鼠和小鼠的暴露程度仍然較高。長時間接觸後,心臟周圍發生小腫瘤的風險會增加。儘管如此,布赫博士指出,動物的體型可能會導致它們吸收更多的輻射。另請注意,研究涉及 2G 和 3G 波:因此 4G 波不受影響,5G 受影響更小。這項研究的結論還有待得出,研究試圖回答許多人長期以來提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