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IBM 集團在德國慕尼黑宣佈設立辦公地點。由 IBM 集團資助的 Watson IoT 實驗室致力於工業領域人工智慧的發展,並有望成為真正的創新。
「Watson 物聯網全球總部」已遷入慕尼黑一棟主樓的頂層十五層。美國IT服務跨國公司認為該專案的投資金額為2,000億美元。預計將有 1,000 多名工程師和創作者在這些辦公室會面,共同探討如何利用現有資源來提高其產品和服務的品質。華森放在他們觸手可及的範圍內。很明顯,未來將在 IBM 的地板上展開。
共同努力
«今天我們的高峰會匯聚了來自 30 個國家 400 家公司的 600 多名高階主管「,歡迎 IBM 認知解決方案和研究高級副總裁、該計畫的主要參與者約翰凱利 (John Kelly)。因此,不僅是 IBM 員工,還有法國巴黎銀行 (BNP Paribas) 和 Cap Gemini 等法國公司、美國安富利公司 (Avnet) 和印度馬恆達科技公司 (Mahindra-Tech) 都會在大樓裡聚會。
這家美國巨頭的目標是與客戶團結起來,合作並確保永久獲得創新正如約翰凱利解釋的那樣:「我們希望在歐洲中心建立這個中心,靠近製造商,希望將其打造成一個共同創造實驗室」。物聯網(或物體智能)和人工智慧在未來的幾年裡,它將極大地整合企業和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醫療、工業、商業、金融和電信,以及交通……未來所有服務都可能中斷。
已經在行動
法國鐵路運輸公司是最早選擇IBM和Watson的公司之一,簽訂了為期3年的合約。其目標是將美國人工智慧與其網路內的物件連接起來,以收集旨在改善其服務的資訊。 SNCF 已經開始透過在列車或車站安裝的傳感器來收集信息,這將有助於改善維護。
One 負責服務的副總裁 Hugues Delval 表示,芬蘭公司 Kone 也已經體驗了 Watson 的優勢。:「我們還計劃在 24 個月內將該系統與我們的呼叫中心連接起來。這將使與遠端操作員的對話轉換為文本,將其與從電梯返回的數據進行比較,並向我們的技術人員提供最佳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