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家利用蛋殼化石,成功測量了 2 種生活在近 8,000 萬年前的恐龍的溫度。
了解侏羅紀和白堊紀大型生物的溫度將使我們更了解它們的行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科學家利用新技術研究了蛋殼化石,以確定 2 種動物的體溫。恐龍。那麼,這些大型爬蟲類是熱血動物還是冷血動物呢?
測定恐龍溫度的新技術
恐龍是溫血動物還是冷血動物?這是古生物學家之間持續了一個多世紀的爭論。由羅伯特·伊格爾(Robert Eagle)領導的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美國科學家團隊很可能使所有人達成一致。
科學家使用一種獨特的技術對蛋殼化石進行化學分析。他們透過更精確地尋找兩種成分(氧18 和碳13)來分析其成分,該成分取決於卵子形成期間(即雌性體內)的溫度。 :溫度高則相反,如果溫度低則聚集在一起。 “這項新技術使我們能夠確定雌性恐龍在排卵時的內部溫度» 研究報告合著者 Aradhna Tripati 解釋。
科學家對兩種恐龍感興趣:偷蛋龍(在蒙古發現了其蛋化石,該物種與我們的鳥類很接近)和原產於阿根廷的大型蜥腳類恐龍。
結果表明,物種之間的體溫存在差異。最大的恐龍的體溫為 38 度,而偷蛋龍的體溫僅為 32 度。 “偷蛋龍的體溫高於環境溫度,顯示它們不是真正的冷血動物,而是中間冷血動物» 我們可以在書房裡閱讀。 “這可能意味著它們會產生體溫並可以將其升高到環境溫度之上,但不會將其維持在像現代鳥類一樣高的溫度(40°,編者註)» 羅伯特‧伊格爾補充道。
我們必須將相同的技術應用於其他恐龍物種,以確定這些大型滅絕爬蟲類的不同生理機能。然而,似乎有些人是冷血的,有些人是熱血的。那麼所有古生物學家都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