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離子電池發明者約翰古迪納夫去世,享年 100 歲

鋰離子電池的發明者約翰古迪納夫去世,享年 100 歲。一個從未停止思考的科學愛好者。

科技界最重要的科學家之一去世了。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證實,博士。約翰古迪納夫鋰離子電池的發明者之一100歲過世。如果您還沒有聽說過他,那麼我們的智慧型手機、筆記型電腦和其他電動車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他。

研究人員已經探索過蹤跡電池在他之前,例如史丹利·惠廷厄姆博士,他使用鋰和二硫化鈦。然而,紐約時報解釋說,約翰古迪納夫 (John Goodenough) 於 1980 年在牛津大學取得了重要突破。它使用由鋰和氧化鈷層製成的陰極,可產生更高的電壓和更多的電流。安全。容量也比上面大很多電池以前的電池,例如鉛酸電池(汽車)或鎳鎘電池。

直到吉野彰博士將純鋰轉變為鋰離子後,這項技術才開始普及。他為旭化成公司 (Asahi Kasei Corporation) 創造了實用的設計,而索尼 (Sony) 則於 1991 年推出了第一款消費者可充電鋰離子電池。性能的提高使其可以將其整合到日益緊湊的設備中,自治甚至更高,以至於可以在電動車中使用它們。

一個從未停止思考的科學愛好者

約翰·古迪納夫為科學做出了更多貢獻。 1950 年代和 1950 年代,他在麻省理工學院工作期間,幫助塑造了後來成為電腦中隨機存取記憶體 (RAM) 的技術。他樂意與同事分享他的專利,並且從未停止工作。直到幾年前,他還在研究非常有前景的新一代電池技術。

儘管公眾對約翰古迪納夫的了解相對較少,但約翰古迪納夫的工作卻得到了認可。他特別獲得了 2019 年諾貝爾化學獎和國家科學獎章,美國,2011年。

如今,該行業剛開始轉向其他電池解決方案。汽車製造商正在準備配備固態電池的電動車,以提供更高的密度、更快的充電速度和更低的成本。話雖如此,可以肯定地說,如果沒有約翰·古迪納夫的工作,現代技術格局將不會是現在的樣子,他的遺產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人們所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