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社交網絡 Mastodon 宣布進行重大重組,在歐洲創建一個非營利組織,這標誌著其治理和未來的轉折點。
太;博士
- Mastodon在歐洲創建了一個非營利組織,以確保集體管理並避免由一個人控制。
- 主要伺服器將保持運行,為每月 835,000 名活躍用戶的社群提供支援。
- 新結構旨在加強去中心化網路的獨立性、透明度和可持續性。
共同治理以實現更好的獨立性
乳齒象透露了將其主要實體的所有權轉讓給一個新的歐洲非營利組織的計劃。這項決定旨在確保平台不被一個人控制,例如社群網路由像這樣的人物管理馬斯克或者馬克‧祖克柏。創辦人兼現任執行長 Eugen Rochko 將把部分管理權移交給這個新結構,以專注於產品策略。這項舉措反映了 Mastodon 最初的願景:為商業利益主導的平台提供替代方案。
始終在線的伺服器,打造繁榮的社區
儘管有這些變化,Mastodon 將繼續管理 mastodon.social 和 mastodon.online 伺服器,讓使用者輕鬆加入基於 ActivityPub 協定的網路。 Mastodon 擁有 835,000 名每月活躍用戶,分佈在數千台伺服器上,仍然是去中心化社交媒體領域的關鍵參與者。轉型應加強其永續性,同時確保治理符合社區的需求。目標是在不損害其獨立性的情況下維護一個平台。
基於捐贈和夥伴關係的經濟模式
Mastodon 的營運資金依賴於捐贈和贊助,而其競爭對手 Bluesky 則是從投資者那裡籌集資金,估值為 7 億美元。去年,Mastodon 已經在中國成立了一個非營利組織美國為了吸引更多的資助,與共同創辦人X(前身為 Twitter),Biz Stone 向其董事會致詞。然而,它在德國失去了非營利地位。歐洲的這次重組應該為其模式提供更堅實的法律基礎。
開源專案治理的思考
Mastodon 的決定是在開源專案的治理爭論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做出的。類似的擔憂也被提出WordPress及其共同創辦人馬特·穆倫韋格 (Matt Mullenweg)。 Mastodon 希望避免一個由一個人掌握所有決策權的模式。透過仔細選擇法律框架和必要的結構,組織希望建立透明和永續的治理,忠於計畫的社區精神。這項舉措可以作為其他開源專案的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