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星環看似永恆,但事實並非如此!因此,這些環應該會在 3 億年內消失。它們由冰粒子組成,由於重力而下落。
早在 17 世紀,人們就意識到土星被幾個由小型繞軌道運行的天體組成的環包圍著。航行者號和卡西尼號探測器使得收集有關這些環的一組資訊成為可能,然後能夠在電腦上進行數位建模。
土星環預計消失
盎格魯撒克遜研究人員在《伊卡洛斯》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文章提供了新資訊。著名的土星環形成於 1 億年前,預計將在 3 億年內消失。因此,正如大爆炸理論提醒我們的那樣,宇宙並不是一個穩定的系統。
科學專家根據多項研究支持了他們的假設,特別是 2010 年使用夏威夷凱克儀器進行的紅外線觀測。
土星墜落環中的冰粒
H3+ 離子在北半球和南半球的譜帶中非常多。行星科學家約翰·EP·康納尼 (John EP Connerney) 在 1986 年估計,這些帶是帶電冰粒子流入的結果,導致霧的產生,正是在電離層的這些區域。
發表在《伊卡洛斯》雜誌上的研究完成了這些數據:這些三氫離子代表了在電離層中蒸發的帶電冰粒子化學反應的最終產物。這些帶電粒子隨後對土星磁場變得敏感。
因此,這些冰冷的顆粒是「撕掉» 逐漸走向圓環。據估計,這些環需要3億年才能永久消失。至於它們的年齡,估計有1億年,這個估計幾年前就已經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