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太空總署發射的奧西里斯-雷克斯探測器能夠開始對小行星本努進行科學研究,這引起了研究人員的質疑。其目標之一是繪製小行星地圖並將樣本帶回地球。
NASA 為自己設定的目標已經實現:經過兩年的旅程,探測器歐西里斯-雷克斯達到了小行星貝努距離地球1.24億公里。由於在 2020 年下半年之前著陸在貝努的土壤上,因此偵測器穩定在距離貝努 7 公里的地方。
奧西里斯-雷克斯探測器已準備好研究小行星貝努
同時,奧西里斯-雷克斯將從各個角度拍攝貝努。因此,第一步是仔細觀察小行星:因此將對它進行拍照、分析和繪製地圖。從明年開始,探測器甚至將下降到225公尺的高度。
這應該可以讓我們知道這些地方表面是光滑的,有舒緩的地方。目前,我們知道小行星貝努並不是完全球形的,它的寬度大於高度,直徑為 493 公尺。
Osiris-Rex 任務最雄心勃勃的階段將於 2020 年進行,屆時探測器將使用鉸接臂接觸小行星表面幾秒鐘。目標是收集 60 克到 2 公斤之間的材料,然後在地球上進行分析。這是一項艱鉅而複雜的任務。
事實上,迄今為止,還沒有任何裝置能夠進入如此小的小行星周圍的軌道。如果這一目標得以實現,奧西里斯-雷克斯號將在 2023 年返回地球,並攜帶大量太空樣本。
但我們為什麼要研究貝努呢?代表團副團長阿林·巴特爾斯(Arlin Bartels)向法新社解釋:「這個任務希望找到太陽系中最原始的天體,這些天體可能含有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有機分子如何出現在地球上的物質»。